【粵語講呢啲】五時花六時變·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


  梁振輝 香港資深出版人

  廣東話有些諺語在坊間流傳兩個同為人所接受的版本,曾在本欄述說的有:

  一次不忠,百次不用;一次不忠,百次不容

  白鱔上沙灘,唔死一身潺

  黃鱔上沙灘,唔死一身殘

  今期筆者繼續延續這個話題。

  廣東人會用以下一個諺語來形容那些反覆無常、難於捉摸的人,尤指善變的女性:

  五時花六時變

  午時花六時變

  「五時花」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從種子發芽到長出花莖需半年時間,然後再用一個月儲蓄養分,在每年農曆七月七日這一天的辰時開花。辰時是一天的第五個時辰,「五時花」由此得名。

  有人說「五時花六時變」指第五個時辰(辰時)開的花、第六個時辰(巳時)就凋謝,形同剛才開轉頭就謝,暗喻變臉太快。

  「午時花」又稱「半枝蓮」,因其花在午間開放,所以才有「午時花」的稱號。這種花在開放後六小時左右便會閉合,所以也有「午時花六時變」的講法。

  示例1:

  我個女波士「五時花六時變/午時花六時變」,冇邊幾個頂得佢順,所以不知幾多同事做冇耐就「唔撈」(辭職)。

  《增廣賢文》又名《昔時賢文》《古今賢文》,內容匯集了做人處世的各類諺語,當中充滿民間智慧,儒家、佛家、道家的思想均有體現;於是就有「讀了增廣會說話」的講法。書名最早見於明代萬曆年間(1573年-1620年,萬曆是明神宗的年號)的戲曲《牡丹亭》,據此可推算成書最遲於該段期間;後來經過明、清兩代文人不斷增補,才有今天流傳於世的版本。作者不詳,相信是「集大成」之作。

  《增廣賢文·上集》中有載:

  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

  「橫財」指意外之財;「夜草」指夜間供給牲畜的飼料。人沒有「橫財」就富不起來,就像馬不吃「夜草」就肥不起來一樣。前者道出了財富積累的偶然性,後者則道出努力的必要性;暗喻人生需有機遇和勞力付出,方能成就豐盛人生。

  示例2:

  George,你「死做爛做」都冇用;你睇Patrick,一個唔該,中咗條六合彩,就做咗億萬富翁,「人無橫財不富」係有佢嘅道理嘅!

  我成世人都冇呢啲運;好,「死做爛做」唔夠吖嘛,我就嚟埋「日做夜做」,將勤補運,睇下點!

  「人無橫財不富」下一句係「馬無夜草不肥」,我祝你成功!

  由於「野」與「夜」音近,有人就來個移花接木如下:

  人無橫財不富,馬無野草不肥

  其實這出自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三折。「正財」靠累積,需時長且量有限,當然不及「橫財」話來就來且量可以很大。如馬兒除「正餐」外還特別安排到野外吃草,長肥在所難免。明顯地,「橫財」與「野草」均是額外的,所以此話的意思是人須有額外的錢財收入方能闊綽富裕。

  示例3:

  嗰個電視台姐仔近排「身光頸靚」(衣着華麗)、揸波子(駕駛「保時捷」名車)、住豪宅……唔通發咗達?

  正所謂「人無橫財不富,馬無野草不肥」,冇老細睇(冇人照顧),邊得嚟咁嘅環境呀!

  你唔可以戴有色眼鏡嚟睇人,唔畀人中咗條千億六合彩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