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官員投資騙案錄升幅


蕭澤頤指致電者倘自稱「內地官員」可即收線 籲青少年留神「刷單員」求職騙案
香港今年首5個月錄得15,750宗詐騙案,較去年同期輕微下跌42宗,是近年首次出現下跌情況。警務處處長蕭澤頤昨日出席警察學院結業會操後會見傳媒時表示,騙案數字及損失金錢仍然高企,其中投資騙案及假冒官員騙案和假扮客服騙案有明顯上升,而暑假將至,估計刷單員求職騙案亦會上升。他提醒青少年找暑期工時提防刷單騙案,市民更要關心和留意警方公布的騙徒犯案手法,及時掌握防騙資訊和家人分享,達到全民防騙,免招損失。 ◆香港文匯報記者 蕭景源
統計顯示,警方在今年首5個月總體罪案數字錄得36,940宗,較去年同期增加1,077宗或上升3%,其中15,750宗為詐騙案,網上騙案佔整體詐騙案近八成,最常見是網上購物、網上投資及網上援交。電話騙案上升69.1%,佔整體詐騙案約13.5%,最常見手法包括假冒官員、假冒客戶服務員及「猜猜我是誰」。
今年首5個月詐騙案微跌
蕭澤頤昨日表示,2022年及2023年首5個月,香港詐騙案分別錄得40%及58%升幅。今年首5個月,詐騙案較去年同期減少42宗或下跌0.3%,「雖然有一個下跌,但數字方面仍然高企,損失的金錢也是。」因此,他提醒市民大眾提高防騙意識,多留意警方的防騙宣傳。
蕭澤頤特別提到幾類騙案,其中投資騙案去年市民總損失高達59億元,估計今年的升勢亦會有持續。「騙徒往往會向你說高回報低風險,但其實是騙徒有高回報低風險,不是你。」即使騙徒會給予一些「甜頭」,但受害人的本金仍然在騙徒手上,受害人往往因有一些實際的盈利,就會「瞓身」投資數百萬元,甚至乎過千萬元。
同時,假冒內地官員的騙案上升趨勢明顯。騙徒往往會訛稱受害人涉及洗黑錢或其他刑事案件,要求證明個人轉賬以證明「財產健康」。蕭澤頤提醒市民,倘有內地官員要向一名香港人調查任何刑事案件,都會經過香港警隊而非直接致電市民,所以只要對方說是「內地官員」就可以收線,「要緊記任何人自稱內地官員向你調查一宗案件,大家可以即時收線,不需要再同他說。無論他有多少你的個人資料,大家也可以即時收線。」
近期冒出的「假扮客服」騙案也有明顯上升,騙徒會假冒淘寶發出訊息指受害人參加了一個「VIP會員」,當受害人否認有參加,騙徒會要求受害人致電銀行作出澄清,同時聲稱協助轉駁電話至銀行,由同黨假扮銀行職員指受害人的戶口已經凍結,藉詞套取銀行戶口資料將存款轉走。蕭澤頤提醒,最初騙徒只是假冒淘寶,但當警方及淘寶作出澄清後,騙徒就會假冒Alipay或WeChat Pay等。
蕭澤頤又特別提及「刷單員」求職騙案。他相信刷單騙案在暑假期間會有所上升,因為每逢暑假有不少青少年搵暑期工,很多年輕人可能被騙去從事這些刷單騙案的工作,所以市民要清楚相關的騙案手法,以免受騙。
在過往的受騙個案中,有很多受害人往往並沒有留意警方防騙宣傳,蕭澤頤呼籲市民瀏覽警方的「守網者」、「安全城市·香港」(SafeCity.HK)」等網站,以掌握騙徒最新犯案手法,並與家人分享,以防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