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經濟產業鏈長 香港需緊抓商機

●圖為參觀者在第五屆消博會低空經濟展示專區億航智能展台體驗展品。資料圖片
●圖為參觀者在第五屆消博會低空經濟展示專區億航智能展台體驗展品。資料圖片

  香港前幾年受到了新冠疫情打擊,經濟遭遇一定挑戰,而今又逢關稅戰烽煙四起,香港發掘新的經濟增長點成為當務之急。低空經濟被認為是發展潛力巨大的新興產業,曾經任職國泰航空行政總裁的鄧健榮,對此表示認同。他說,低空經濟產業鏈長,而且應用場景廣泛,除了貨物運輸,甚至連載人觀光也在應用場景之列,加上機隊維護、物流、空管、保險、法規、融資等,其經濟貢獻潛力絕對不容忽視。

  根據智慧城市聯盟的數據,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的市場規模約為5,000億元人民幣,預計10年後,將會達到5萬億元人民幣。單是內地無人機飛行員的人才缺口,便超過100萬。例如廣東省早在去年5月便公布了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其首階段的經濟目標已高達3,000億元人民幣;至於與本港相鄰的深圳,現時更是無人機的製造中心,超過1,700間相關公司在深圳營運,它們每年的增長率平均逾28%。

  港低空產業要與灣區內地城市聯動

  「本港發展低空經濟,一定不能將目光局限於香港,應要放眼整個大灣區。只有將香港與大灣區內地城市聯動發展,才能開拓充足的發展空間,以及發揮低空經濟的最大效能。」鄧健榮特別提到,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在載人飛行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未來若能將此應用於低空載人飛行領域,相信可以帶來不少裨益。若能在本港同時開拓高空及低空載人飛行市場,亦會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