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塵氣流襲港 空氣質素惡化

●沙塵氣流襲港下,空氣健康風險指數昨日達「甚高」水平。 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沙塵氣流襲港下,空氣健康風險指數昨日達「甚高」水平。 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據新華社報道,中國氣象局表示,昨日北至新疆和內蒙古,南至廣東省和海南,全國18個省份有揚沙或浮塵天氣。中央氣象台預報員解釋,極端大風導致的沙塵天氣強度大、高空強風作用下沙塵傳輸高度高,以及南方地區降水結束時間早,令全國大範圍受高強度大風吹襲。香港特區政府環境保護署在全港多區的空氣質素監測站,錄得的健康風險級別為「甚高」,預計未來一兩天香港空氣污染物仍會處於較高水平。另外,天文台昨晨一度錄得相對濕度21%,創1984年以來4月份最低紀錄。

  受沙塵天氣影響,昨日中西區、東區、將軍澳、屯門、東涌、大埔、沙田和北區等,錄得健康風險為「甚高」水平,其中將軍澳的跨灣大橋蒙上薄紗,直升機都要開機頭探射燈照明。

  料本周中後期慢慢好轉

  環保署解釋,沙塵粒子主要是體積較大的粒子,而且經過長距離傳輸,對香港影響只會與一般處於靜風下,空氣污染物累積的程度相若。至於會直接影響人體健康的微細懸浮粒、即PM2.5,濃度升幅較低。天文台科學主任謝鈞澍指出:「未來一兩天受非常乾燥的大陸氣流及沙塵天氣影響,加上風勢微弱,廣東地區能見度會比較低,要到本周中後期,逐漸轉吹偏南風,能見度才會慢慢好轉。」

  家庭醫生關嘉美接受香港文匯報查詢時表示,空氣污染指數處於高水平,對患心臟及呼吸系統疾病人士的影響尤其顯著,幼童、孕婦、長者及長期病患需特別注意,呼籲市民避免外出,盡量使用空氣清新機,若要外出應做好防護措施,包括佩戴N95口罩,盡量減慢活動速度及避免體力消耗大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