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規劃綱要5周年之跨境理財通】「理財通」迎升級 創更大投資機遇

◆ 目前已有超過2.5萬個人投資者通過深圳中行簽約「南向通」和「北向通」業務。
◆ 目前已有超過2.5萬個人投資者通過深圳中行簽約「南向通」和「北向通」業務。

◆深圳工行是首批推出「跨境理財通」服務的銀行之一。
◆深圳工行是首批推出「跨境理財通」服務的銀行之一。

◆圖為深圳市民劉女士開立「跨境理財通」賬戶。
◆圖為深圳市民劉女士開立「跨境理財通」賬戶。

◆蔡女士
◆蔡女士

  兩年來吸金超86億 逾6萬大灣區投資者參與

  本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下稱《綱要》)迎來出台實施5周年,作為內地與港澳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機制的重要計劃,「跨境理財通」於2021年9月啟動,突破性地首次允許大灣區個人投資者直接跨境開設和操作投資戶口,為三地金融業界開闢了更廣闊市場。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官網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0月末,參與理財通的大灣區個人投資者6.29萬人,跨境匯劃金額86.58億元(人民幣,下同)。理財通本月26日推出升級版「跨境理財通2.0」,進一步降低內地投資者准入門檻和大幅提高投資額度,以及擴闊兩地投資產品的範圍。 兩地投資者均表示,理財通推出升級版,有助他們更好地選擇投資產品,帶來更大的投資機遇。◆圖 /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昌鴻

  自2014年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互聯互通以來,南下資金大量湧入港股,2020年5月底「港股通」投資者交易量已進一步提升至香港市場總交易量的17.4%。當年,央行等四部門發布《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2021年10月「跨境理財通」正式開通,吸引了粵港澳三地居民積極相互投資,而港人北向投資和深圳市民南向投資成為理財通的重要亮點。

  北水料續湧港 恒指後市看漲

  在深圳從事金融工作的蔡女士,通過「跨境理財通」購買了中銀香港理財產品,金額有數十萬元人民幣,剛開始主要投資基金,2023年看到美元利息高,便清倉基金轉向定期存款,一年期利率約4%,較內地銀行高出約2個百分點,並且不像股票和基金風險那麼大,至2024年1月底,累計投入金額有三四十萬元,感覺挺划算的。在她看來,如今「跨境理財通」推出升級版,港股估值偏低,隨着2024年內地經濟復甦,大量內地投資者將踴躍南下投資,將給自己帶來水漲船高的投資機會。

  投資者:升級利更好選擇產品

  港青袁先生因在深圳一金融機構工作多年,在2021年理財通開通後,便將香港一些投資產品賣出,合計資金20多萬元人民幣,轉入內地招行理財通的理財賬戶,買入一些固定收益和混合收益的理財產品,以更好地分享內地經濟成長蛋糕。剛開始半年他獲得了一些收益,2022年底以來,他又將理財產品賣出,再度將錢轉回香港銀行,購買恒生銀行美元定期存款產品,年收益達4%以上。對於「跨境理財通2.0」即將實施,袁先生表示有利自己未來更好地選擇投資產品和與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理財產品,他會繼續觀察機會進行適當的投資。

  自跨境理財通實施兩年多來,按照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官網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0月末,大灣區參與跨境理財通的個人投資者為6.29萬人,包括港澳投資者4.46萬人,內地投資者1.83萬人,涉及相關資金跨境匯劃3.55萬筆,金額86.58億元。

  深圳中行雙向簽約量均居首

  中國銀行深圳市分行(深圳中行)有關負責人表示,作為2021年10月首批參與試點的「跨境理財通」業務的銀行,實現香港和澳門、南向和北向、線上和線下全面首發。截至目前,該行已有超2.5萬個人投資者通過深圳中行簽約「南向通」和「北向通」業務,在市場份額方面居於前列。

  深港澳中銀分行攜手優化升級

  對於迎來「跨境理財通2.0」升級版本,深圳中行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會充分發揮全球化、綜合化經營優勢,聯合中銀香港和中國銀行澳門分行共同推進跨境理財通優化升級工作,如今已在業務流程、系統開發、產品甄選、客戶服務等各方面基本準備就緒。該行將在監管部門支持指導下,繼續做實做細「跨境理財通2.0」業務開辦工作,助力建設三地便捷高效的跨境資產配置通道、支持粵澳港大灣區互聯互通。

  跨境理財通發展撮要

  ◆2020年4月24日,央行等四部門發布《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提出和支持推出「跨境理財通」;

  ◆2021年9月10日,《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實施細則》正式啟動,拉開粵港澳大灣區居民個人跨境購買理財產品的序幕;

  ◆2021年10月19日「跨境理財通」正式開通,粵港澳三地大量投資者參與相互投資;

  ◆截至2023年10月末,三地參與「跨境理財通」個人投資者為6.29萬人,跨境匯劃金額86.58億元人民幣;

  ◆2024年1月24日《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實施細則》修訂並發布,降低南向投資門檻,提高北向風險級別至R4,投資額度增至300萬元等,將於2024年2月26日正式實施。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昌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