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祖國同行 建滔集團勵精圖治三十載 砥礪前行著輝煌

▲2021年,建滔集團主席張國榮(左)獲香港工業總會頒發「傑出工業家獎」,由時任香港政務司司長李家超(右)頒發獎座。
▲2021年,建滔集團主席張國榮(左)獲香港工業總會頒發「傑出工業家獎」,由時任香港政務司司長李家超(右)頒發獎座。

▲全國政協委員、建滔集團主席張國榮。
▲全國政協委員、建滔集團主席張國榮。

▲建滔集團管理層合影。
▲建滔集團管理層合影。

八十年代  建滔集團在深圳龍華起步。
八十年代 建滔集團在深圳龍華起步。

九十年代至今  建滔集團旗下的業務已遍布全國多個省區,並已走出國門在泰國設廠,業務不斷多元發展。
九十年代至今 建滔集團旗下的業務已遍布全國多個省區,並已走出國門在泰國設廠,業務不斷多元發展。

1993年  建滔集團有限公司於香港聯交所隆重上市。
1993年 建滔集團有限公司於香港聯交所隆重上市。

2004年  建滔集團成功收購依利安達集團。
2004年 建滔集團成功收購依利安達集團。

2006年  建滔集團子公司建滔積層板控股有限公司於香港聯交所隆重上巿。
2006年 建滔集團子公司建滔積層板控股有限公司於香港聯交所隆重上巿。

2019年  建滔集團多年獲福布斯評選為全球企業2000強,去年排名躍升300名至第1663名。
2019年 建滔集團多年獲福布斯評選為全球企業2000強,去年排名躍升300名至第1663名。

 2019年  建滔昆山中心與天虹正式簽約。
2019年 建滔昆山中心與天虹正式簽約。

 2023年  建滔集團骨幹成員大合照。
2023年 建滔集團骨幹成員大合照。

2023年  建滔集團儀征項目「三個一」活動舉辦,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示範。
2023年 建滔集團儀征項目「三個一」活動舉辦,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示範。

  張國榮﹕自主研發 攻克工業技術難題 綠色創新 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2023年是國家改革開放45周年。改革開放改變了中國,開創了嶄新的中國道路。今年,也是建滔集團迎來上巿30周年大慶,全國政協委員、建滔集團主席張國榮表示,建滔至今發展為總資產達千億港元,業務多元化的跨國上市集團,如今已成為連續18年穩佔全球最大覆銅面板生產商,全國最大印刷線路板製造商和全國化工產品龍頭供應商之一,這與國家改革開放密不可分。「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今天的建滔!」張國榮強調,隨着國家邁向制造強國,集團期待與業界繼續並肩努力,攜手推動國家新型工業化建設,譜寫舉世矚目的「香江傳奇」。

  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今天建滔

  「今年是建滔集團上市30周年,由上市之初1.5億港元年營業額的規模,發展至今擁有雇員35,000人,工廠超過60間,成為年營業額達500億港元的跨國上市公司。」張國榮近日接受記者專訪時回憶稱,在國家改革開放之初,他以「千金難買少年窮」的信念,從深圳建立一間「山寨廠」起步,乘祖國改革開放之東風,成立建滔集團。張國榮有感而發,建滔有今天的成就,受惠於國家的改革開放、香港回歸和「一國兩制」成功實踐。是受惠於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破除阻礙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成功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沿着這條道路,用45年時間走完了不少國家上百年走過的現代化歷程,創造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跡。

  回顧建滔走過的30年風雨歷程,除了成功抓住改革開放的機遇,張國榮認為自己最大的成功就是解決了覆銅面板原材料的生產問題。他說,「以前我們生產覆銅面板的時候,需要購買銅箔、玻璃絲、玻璃布及環氧樹脂等原材料,當時沒人願意將這些材料賣給中國。既然沒人賣給我們,我們就自己想辦法做。我們當時請來了兩位銅箔行業裏的國家級專家,還前往德國、韓國、日本等國邀請專家,大家一起研究如何用自己的力量去改良原材料,最終我們解決了這個問題」。張國榮認為,外國想要通過限制原材料進口來壓制中國的工業發展,從另一個方面來講,也是「逼迫」我們自己要做研發,研發了,我們就不用再依賴外國,「今天他們不賣給我們,日後一定後悔」。張國榮帶領團隊潛心研究,攻克了一個個技術難題,如今建滔集團已實現了覆銅面板原料的自給自足。

  以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經歷了一個高速增長的階段,現在已經發展到了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階段。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二十大報告提出,製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是國家經濟命脈所系。推動製造業高品質發展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首要任務。對此,張國榮認為科技及創新是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引擎,建滔集團也一直提倡以科技創新引領企業可持續發展。自集團成立以來,積極進行垂直和橫向雙線擴展,投入先進科技機器設備,打造高度自動化生產線,先致力推進垂直整合,自主生產覆銅面板所需原料,而後通過垂直產業鏈聯動發展,大力研發新的上游物料產品。集團研發的超細電子紗、良好絕緣性電子級玻璃纖維布及應用於5G高頻高速的電子電路用銅箔等上游產品深受客戶認可,卓越的產品性能讓建滔在全球覆銅面板領域一直傲視群雄。

  以綠色環保模式打造全新化工藍圖

  「魚自水中生,樹木育繁盛」,建滔產業園的廠區與自然山水掩映成趣,實現了節能與減排同步,發展與環保並舉,這也是建滔集團一直以來堅持綠色生產的核心所在。張國榮認為,「綠色」是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底色」。他以清遠設廠的經驗舉例,每次設廠前,工作人員會提早規劃好選址區的「環境保護容量」,還要確認是否有能力處理可能產生的廢氣、廢水等污染物。他相信,只要堅持科學選址和清潔生產,就能保證環境與效益共贏,加速綠色工業高質量發展。

  目前,建滔集團仍致力於積極推動綠色生產及可持續發展,並已先後於去年及今年成功與多家主要的國際及本地銀行簽署了兩筆五年期的可持續發展表現掛鉤貸款協議,努力實現低碳工業發展;陸續於各工廠推進建設分布式太陽能光伏發電站項目,推動節能減排;醋酸項目是採用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開發的先進低能耗碳捕集技術建設的、每年20萬噸二氧化碳捕集與循環利用工程,推動綠色企業建設邁步向前。張國榮有信心帶領建滔繼續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而努力,並為國家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貢獻應有力量。

  建滔集團上市30周年,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大覆銅面板生產商及全國化工產品龍頭供應商之一,成績有目共睹。展望未來,張國榮對建滔的發展,乃至香港工業的發展前景都充滿信心。他認為建滔今日取得的成績足以反映憑着香港工業固有基礎、國家改革開放政策機遇、再加上香港金融中心的優勢,發展工業大有可為。